第两百一十一章 坐困愁城-《天下诸侯一锅烹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这是一场不义之战。”

    “自从武英王讨伐殷王以来,中州大地上就没有正义之战。”

    殷雍和蒯无垢肩并着肩,沿着‘之’字型墙梯走上城墙,两人的身后跟着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,如今,只要是姬烈的人走在景城里都不安全,必须得有士兵护卫着。

    殷老先生依旧儒雅,只是脸色不大好,正在吹胡子瞪眼睛的和蒯无垢辩论。蒯无垢依然潇洒,头上戴着玉冠,身上穿着雪白的长袍,袍子洗得很干净,上面不沾一点泥垢,腰上悬着细剑,挂在剑袋上的精美小酒壶一荡一荡,轻轻的拍打着剑身。

    姬烈能成功的夺取景城,蒯无垢居功至伟,这位鬼谷先生的传人不负所望的挑起了陈国与召国之间的战争,并且在两国都受到重用,陈侯甚至许诺,只要灭了召胖子,就会拜他为上卿。在姬烈从回风镇出发之前,藐无垢借着战事危矣的理由,劝陈侯调走了景城的千余守军。

    来到城墙上,俩人仍在争论。

    殷雍道:“常言道,瑕不掩玉。武英王夺得天下,分封了天下,制定了天下礼仪,这是至功至伟的事情,只要九鼎一天还在朝歌城,那么,大周王朝便永远都是天下正统。”

    蒯无垢道:“常言道,功不掩过。三百八十年前,雄视天下的人是殷王,而不是武英王。而武英王正是借着殷王征伐东夷人之时反起叛乱,从背后夺得了天下,这可不是臣子所为。再说了,老先生也是殷王之后,莫非不知道,殷王实乃天下雄主,英明睿智,无人能出其左右。”

    “好战必亡,不论正义,或者不义。”

    殷老生人叹了一口气,神情极是萧索,那是近四百年前的事了,谁还能说得清楚?不过,天下人都知道,殷王的确是位了不起的君王,由他所主导的每一场战争都是师出有名,乃是正义之战,而不像武英王。若论武功,武英王的确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,然而,若论正义,武英王也确实上不得台面。(武功,武事功勋)

    “老先生说得没错,战争本来就没有正义与不义之分。”

    蒯无垢也叹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俩人在争论的时候,姬烈蹲在一块石头上啃蕨菜饼,他等他们争论完了,才把手里的菜饼一股恼的揉进嘴巴里,用力的一阵乱嚼,吞进肚子里,然后拍拍屁股站起身来。这俩人只要碰到一块,成天都在争论,上至天文,下至地理,甚至还会有白马非马等名家理论。姬烈已经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,却不敢轻易的打断他们,因为一旦打断了,这俩人肯定会把矛头指向他,劈头盖脸的一阵数落,当然,他们数落的都是些深奥的东西,姬烈根本就听不懂。其实,在姬烈看来,战争就是利益,获得利益与失去利益,这利益大可是生死存亡,小可是饥塞饱暖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