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老朱的话铿锵有力,掷地有声。 不仅体现了他老朱家大家长的绝对权威,更让某些心怀鬼胎的藩王打消了不轨的念头。 别的不说,单说老爷子这气势,就能再熬走两三个儿子! 朱允炆在看到老朱这般说,心底暗暗松了一口气,庆幸自己押对了宝。 这一年来他也没闲着,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,只是不确定老朱是否活着才没敢轻举妄动。 当然,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不想当这个出头鸟。 毕竟顶在他前边的有二叔、四叔、五叔他们呢,咋轮也轮不到他啊! 朱棣也在心里连呼侥幸,他这一年来跟北朝之主李芳远打的火热,早就结成战略同盟关系了,只等朝中发生大变就鼓动天下藩王造反! 现在看到老爷子身子骨还这么硬朗,他也暂时绝了这个念头。 诚如老爷子所说,只要他还活着,大明的天就翻不了! 事实上,朱允熥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,才敢在登基之初立足未稳之时远离京城。 他相信老朱能替他守好这个家! 而只要给他一两年的时间,让他将整个西域打通,并且将其连成一片,那么大明的疆域将达到亘古未有的高度,所统治的人口将超越以往的任何朝代! 不过这事有一个前提,那就是他和老朱之间的默契。 他不怀疑老朱,老朱也不怀疑他。 两代君王之间的绝对信任! 否则但凡有一点点缺失,整个大明的将陷入大乱。 老朱一锤定音后整个大殿只剩下喘气的声音,没有一个人敢开口说话。 一直过了好久,才有一个慵懒的声音响起。 “父皇,儿臣觉得还是将允熥早点叫回来吧。” 朱棡此言一出,所有人都暗暗舒出一口气。 这时候也只有朱棡能顶着老朱的龙威开口了。 老朱在听了朱棡的话后非但没有发火,反而紧锁眉头思索起来。 朱棡自顾自的说道。 “父皇,儿臣知道西域的事情重要,但西域再重要毕竟是化外之地,不属于咱们大明。” “咱们就算将其打下来,非但收不上什么税,反而还得劳民伤财的派人守着。” “道经有云,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!” “咱们大明守好自己的九州万方,等着万国来朝就行了,何必劳师远征的去打天边的土地?” 朱棡这番话一出,立马获得大殿上的所有人一致认可。 其实大明的初代藩王还是老实人居多,他们顶多残暴点、奢侈点,贪婪点,荒淫点。 除了这些外,他对于大明的皇位还真没啥执念。 毕竟老朱家的皇位传承规矩早就定死了,再怎么轮也只能在马皇后一脉所出的几个儿子、孙子中轮。 因此,他们这些排行靠后的小虾米,最好的归宿就是当一辈子藩王,替大明守好这班岗,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蹲好这个坑。 基于以上的考虑,他们是最希望大明江山万万年,这样他们才能过自家安稳的小日子。 如果不是传言朱允熥会将他们改封,把他们全都赶到化外之地当野王,他们也愿意支持朱允熥当皇帝。 只是朱允熥由始至终都没给过他们承诺,让他们心里忐忑不安,生恐一觉醒来就接到去万里之外建藩的圣旨。 因此,在听到朱棡说出他们的心里话后,他们一个个立马群起响应。 “父皇,三哥说的对!” “咱们大明够大了,咱们远的不说,就说云南那地界吧,直到现在还一群土司管事呢,根本就没咱们大明官府啥事!” “还有乌斯藏都司,那地方够大了吧,才有几个大明百姓?” “咱们还得在那儿建立都司,派人驻守,这不是纯纯的大怨种吗!” 朱植和朱权见几个哥哥说的起劲,也跟着站起来起哄。 “父皇,王兄们说的对!” “儿臣的封地广宁州就够偏了,别说咱大明百姓了,你走个几百里可能连个野人都看不到!” “至于十七弟的大宁,那地方更加荒凉冷僻,只有几万户建州野人!” 朱权还没想好说啥呢,就被朱植替他说完了,最后只能瘪瘪嘴说道。 “十五哥说的对!” “儿臣也觉得差不多得了,再打下去咱们大明也没人守着,打下来干嘛?” 如果只是一两个儿子这样说,老朱铁定摆出大家长的气势将其压下去。 但现在所有皇子都这样说,老朱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犹豫了。 再加上他本就对疆土不太执着,否则也不会在立国之初就划定了不征之国的范围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