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在帖木儿和金帐汗国如临大敌之时,大明的几路大军也陆续抵达战略地点。 常升在攻破北元汗庭后,就按照一开始预定的策略,对北元进行整体迁徙。 不过鉴于冬天太冷,他将迁徙时间延迟到春季。 这样一来,他就没办法分兵去追击马哈木,只能眼睁睁看着马哈木带着北元的精华力量逃掉。 即使如此,他所率领的十来万人监视超过两百万的北元百姓和降兵,对他来说也是非常大的压力。直至冯胜和傅友德的军队前来汇合,常升的压力才有所缓解。 相对来说,蓝玉接收察合台汗国遗产就轻松许多了。 一来察合台人口相对集中,只聚集在几个土地肥沃的区域内,只要占据重要的河流和关口,就能将察合台的进出之路堵死。 二来察合台跟大明的联系比较密切,其当地人对明军有着莫名的友好,甚至愿意当带路党,帮他们找到藏匿在各处的察合台叛军。 不过,前方斥候带回来的消息,让蓝玉立马严阵以待,并将这个消息火速传回大明京城。 在塞外陈兵四十万远征北元和察合台汗国之际,大明金陵城正洋溢着过年的喜庆。 大明各地的杂耍艺人齐聚京师,京城有名的商贾、店铺,更是提前在店铺门口布置了奢华的花灯,庆祝大明的新年。 当一队报捷的骑兵冲入京城,将北征军灭掉北元的消息带回京城,京城百姓更是变得更加振奋起来,自发的跑到大街上载歌载舞,庆祝着前无古人的巨大战功。 同时,皇太孙的威名也响彻整个大明,老百姓山呼万岁之声从早到晚不绝于耳。 京师百官也非常振奋,上朝的时候都步履带风,仿佛这场胜仗是他们亲自打下来的一般。 朱元璋穿着一身员外袍,在朱允熥的陪伴下游览京城,在看到京城百姓如此激动,如此振奋之下,心情也跟着欢快起来。 事实上他早就从电报中得知前线的捷报,但当听到传令兵高喊着大捷入城之时,他的心里依然难掩激动之情。 老朱紧紧的攥住大孙的手,在他的手上拍了拍道。 “这都是你的功劳啊!” 朱允熥闻言毫不客气的道。 “必须的!” 老朱闻言暗暗翻了个白眼,甚至有些后悔夸这孙子了。 这孙子是真不知道谦虚啊! “不过你可不能骄傲轻敌,要知道国虽大好战必亡!” “明白!” 老朱见大孙高兴的都快飘到天上去了,也懒得搭理这货。 不过转念一想,老朱心里也就释然了。 若是他像朱允熥这般年纪就有这般破天功绩,他估计飘的比朱允熥还狠。 老朱想破这层,再看向大孙的时候就和善多了。 “大孙,后边的事情打算咋处理,什么时候从漠北退兵?” “退兵?” 朱允熥不解的看向老朱。 “咱们为何要退兵?” “呃呃……” 老朱听到这话,心头突然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。 “大孙,你该不会想在那边驻军吧?” 朱允熥歪着脑袋问道。 “不可以吗?” 老朱当即给了他一个爆锤,不顾街道两旁都是行人,对他展开了慈祥的破口大骂。 “伱真是个棒槌,咱咋就有你这么个傻孙子哩!” “打败北元不难,但想治理北元很难,非常难。想要占领北元,将其变成大明之地更是难上加难!” 在老朱发出恶龙咆哮之时,伪装成百姓的锦衣卫当即聚拢起来,将其和街上的百姓分割开。 老朱见状也意识到这不是训孙子的地方,只能悻悻的背过手,然后对着边上的二虎吩咐道。 “回宫!” “诺!” 在朱允熥被老朱强行抓到皇宫里批斗之时,陈宗理正拎着个账本,打算跑到皇宫找老皇帝哭诉呢。 两人在皇宫门口遇见,老朱都不用问就知道陈宗理是来干嘛的,当即对他招了招手。 “先去乾清宫等咱,咱收拾完这逆孙再过去找你!” “微臣遵旨!” 老朱扔下陈宗理,就带着朱允熥去了太庙,指着太庙上的一排排牌位道。 “跪下!” “哦!” “咱知道你为大明立了大功,彻底解决了北元这个祸害,但你要明白一点,治国不是过家家,土地不是越多越好,地盘不是越大越好。” “地盘越大,需要派兵驻守的地方就越多。驻守地方的士兵越多,对于军需粮草的需求就越大,转运的成本就越高。” “同时还有随军的家属,这些人的吃喝拉撒你都得管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