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0:数学之王(大章)-《学霸凶猛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中午十二点刚过。

    此刻,距离考试结束,大约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。

    长君中学的所有考场内,已经考生寥寥。九成以上的同学,都已经交卷了。毕竟,奥数赛场上的大题,并不是选择和判断,更加不是文科类科目的论述题。这玩儿,它会做就是会做,不会做连猜都没法瞎猜。

    再加上,从8.30一直考到12点,大部分考生都出现了体力和脑力透支的现象。就在刚才,015考场内,就有个考生直接晕倒在了桌子上,画面相当之悲壮。简直可以说是在用生命在考试。

    很快,每个考场里面,几乎没有剩下几个考生了。

    002号考场里面,只有周落霞、刘小通两个人还在继续。此刻,他们俩也和孔书成一样,在奋笔疾书地写数论方面的论文。但是,因为时间很紧,以及自身对数论的理论见解很薄弱,所以他们俩对自己所写的“论文”并不满意。

    甚至,刘小通长这么大,还是第一次写论文,所以他感觉自己写出来的东西,始终抓不到重点,感觉像是在摸鱼写散文。

    但即便是摸鱼写散文,刘小通还是不想放弃。

    坦白说,他对自己今天的状态感到很满意。尤其是,前面四道数论题,他感觉非常棒。这段时间以来,在孔书成的耐心指导之下,刘小通在数论方面也收获了许多全新的知识点和心得。最为关键的是,孔书成提供给他的那本《数论中未解决的秘密》,简直太赞了。如果对应这场考试的话,那本书几乎可以称得上是《如来神掌》般的强大存在。

    对于一个奥数高手来说,“看对书”很重要。

    比“看对书”更重要的,其实还是“跟对人”。

    此刻,刘小通很庆幸,庆幸自己跟对了人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孔书成就是他的奥赛指导老师,他今天能够一路披荆斩棘,靠的就是孔书成在“数论”方面的点拨和指导。尤其是,最后那道附加题中的数论题,更是神来之笔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渐渐地,001号考场里面,彭一博也终于熬不住了。

    最后一道附加题,他尝试了许久,还是肝不出来。他感觉,即便是把考试时间延长两个小时,他还是解不出来。

    至于附加题的第二个小题,就“数论”的体验而写论文,他也只是胡乱写了300字后,突然脑袋嗡嗡作响,再也“编”不下去了。这玩儿,要是肚子里没有干货的话,根本就写不出有理有据的东西来。

    大势已去了。

    彭一博看了看附加题试卷,无奈地摇了摇头,自嘲地说道:“呵呵,至于数论的论文写作,还是等我去清华的时候再说吧,白白了您内。”

    说罢,他就缓缓地起身,交卷。

    看见彭一博交卷之后,001号考场内其他几个同学也都交卷了。

    此时此刻,空荡荡的考场内,就只剩下了陈长庚和孔书成两个人了。

    两个【虎狼级高阶】学霸,相依为命,坚守到底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12点15分。

    距离考试结束,还有最后十五分钟的时候。

    周落霞和刘小通两个人,也终于熬不住了。

    毕竟,论文写作,往往讲究的是厚积薄发。而现场写论文的难度更大,因为没有任何文献可供参考,也没有任何搜索工具可用,甚至连讨论的余地都没有,凭借的就只是每个人的大脑,只能硬着头皮上,只能一路莽到底。

    在面对许多数论的相关公式和推理逻辑时,考生只能全部背诵下来。正因为如此,即便是连彭一博这样的CMO塔尖高手,也仅仅只是“水”了300字后,自觉地缴枪投降了。

    周落霞的论文,大概只写了1500字,就写不下去了;而刘小通的状态虽然很好,但是也只写了1000字左右。

    而且说实话,两个人对自己所写的内容,都不是很满意。

    之所以不再写下去,也仅仅只是因为……实在编不下去了。

    所以,她们俩也毅然选择了提前交卷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12点20分。

    距离考试结束,仅仅还剩下最后十分钟的时候。整个CMO考场当中,就只剩下了三个考生,还在继续。

    他们分别是:陈长庚、仝新右、孔书成。

    但是,很快……

    001号考场的陈长庚的论文,也终于写不下去了。

    再写的话,就已经是滚滚长江都是水了。

    他觉得,那样做下去,已经没有意义了。

    于是,他也选择了放弃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