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路上,武松还在感叹:“当初我还担心嫂嫂年轻貌美,未必能与哥哥安心过日子。如今看来,是我多心了。嫂嫂不但人长得美,心肠也好,对我哥哥是真没得说。” 赵叹只是微笑着听着,也不搭话。 他心说:是啊,没得说。很快就什么都不用说了。 再说武大郎这边,他听了赵叹的话,心里跟喝了蜜一样甜。 娘子要给俺做新衣裳! 这个念头在他脑子里盘旋,让他整个人都轻飘飘的。 他一路小跑,平日里觉得漫长的路,今天三两步就到了。 灯市街比糠市口要清净些,也更显富庶,街道两旁多是些绸缎庄、首饰铺、还有一些看起来就很高雅的茶楼酒肆,是清河县有钱人消遣的地方。 武大郎一进灯市街,就开始四下寻找裁缝铺和布庄。 他伸长了脖子,在一家家店铺门口张望,娘子在哪家店铺等自己呢? 他一边走一边找,不知不觉就路过了一栋两层高的雅致小楼。 一阵女人的尖叫声猛地从楼里传了出来! 武大郎脚步顿了一下,他皱起眉朝那小楼看去。 只见大门上挂着一块匾额,上书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:东篱诗社。 这“东篱诗社”明面上是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,可实际上就是一群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,为应付家中长辈,躲在此处寻欢作乐。 武大郎在心里骂了一句:“这群纨绔子弟,光天化日之下,真是无法无天!” 尖叫声又响了一下,随即戛然而止,仿佛被人捂住了嘴。 武大郎感觉那声音有点耳熟,但此刻他满心都是自己的新衣裳,也懒得去管这些腌臜事。 他摇了摇头,抬脚便准备离开。 就在他迈步时,眼角余光瞥见诗社门口的台阶下,似乎有什么东西在阳光下闪着银光。 他好奇地多看了一眼,那是一根银簪子。 那簪子的样式……怎么有点眼熟? 武大郎心里嘀咕着,鬼使神差地走了过去,弯腰将那根银簪子捡了起来。 簪子入手冰凉,做工很是粗糙,簪头只简单地打了个花样子。 他把簪子拿到眼前,仔细观瞧。 这一眼看去,仿佛五雷轰顶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