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章 百团大战-《抗战之血肉熔炉》
第(1/3)页
1940年,华夏大地正深陷抗日战争的泥沼之中,局势转入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。
为彻底扼杀敌后抗战的火种,时任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多田骏,悍然推行了名为“囚笼政策”的毒计。
多田骏以纵横交错的铁路为柱、密如蛛网的公路为链、星罗棋布的碉堡为锁,将一块块抗日根据地割裂、封锁,再以疯狂的扫荡不断进犯我敌后抗日根据地。
随着日军的牢笼日益收紧,华北抗战形势迎来了至暗时刻。
值此民族存亡之际,八路军副总指挥于太行山深处运筹帷幄,决意以一场惊天动地的交通破袭战,劈开这沉重枷锁。战役代号为“正太路破袭战”。
谁料抗日的洪流竟汇聚成席卷山河的浪潮,这场后来被历史铭记为“百团大战”的战役,最终汇聚了八路军一百零五个团逾二十余万将士。
百团大战共进行一千八百二十四场大小战斗,毙伤二万五千余日伪军,四百七十四公里钢铁动脉被斩断,一千五百余公里公路化为焦土,无数岗楼据点在轰鸣中倒塌。
这场持续逾五个月的破袭作战,不仅重创了日军的“囚笼”,更在民族至暗时刻点燃了华夏民族不屈的烽火。
.................
几乎是顾家生前脚刚回到第五军的驻地,后脚整个晋地乃至整个华北的战局就被八路军的破袭战彻底点燃了。
战报开始如同雪花片般从四面八方传来,电话铃声与电台滴答声在指挥部里彻夜不息。
地图上,代表破袭地点和交战区域的红色箭头与圆圈,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密度迅速炸开,覆盖了正太、同蒲、平汉等主要交通线及其两侧的广阔区域。
顾家生拿起一份刚译出的电文,目光扫过上面罗列的战果与八路军参战部队番号,心中已然明了,历史上那场规模空前的“百团大战”,此刻已然轰轰烈烈地展开了。
正当他凝神沉思之际,身旁传来一声难以置信的惊叹。
参谋长张定邦手里捏着几份战情通报,重重地吐出一口气,摇着头感慨。
“这才多久?从战役发起到现在,情报上明确出现的八路军团级番号,乖乖,这就已经达到了六十多个?”
他转过身,看向顾家生,脸上写满了困惑与震惊。
“他们……他们八路军,明面上不是只有三个师的编制吗?这才几年工夫?这些部队,这些人,还有这些枪……他们是从哪里变出来的?八路军这扩张的速度,当真是……令人惊叹啊!”
这番话,无疑道出了此时无数关注华北战局之人心中的共同疑问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