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章 归心似箭-《抗战之血肉熔炉》
第(2/3)页
起初,山间的清新空气、淳朴的军民关系,确实让他感到新奇。八路军方面也尽了最大努力招待他,最好的院落,尽可能精细的饭食,李政委和陈司令还时常作陪。
但这份“优待”很快显露出极限。不过三日功夫,顾家生便深切体会到什么叫“度日如年”。
若要用个形象比喻,他此刻的处境,活脱脱就像被城里媳妇硬拉着回乡下娘家过年的姑爷。头两天觉得青山绿水、鸡鸣犬吠挺新鲜,颇有点“采菊东篱下”的错觉。
岳父岳母(对应陈司令、李政委)也真心实意地热情,把家里舍不得吃的腊肉、藏着的好酒都拿了出来。
可问题是……这儿除了青山绿水,就真的只剩下青山绿水了。
八路军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,但这种无微不至本身就成了无形的牢笼,让他顿觉浑身不自在。
更要命的是在“精神层面”的“攻击”。李政委显然没有轻易放弃“循循善诱”的想法,他这几日那是隔三差五的便来寻他“谈心论道”,从国际形势谈到国内矛盾,再上升到阶级矛盾。态度是真诚的,道理是深刻的,但顾家生架不住他天天来啊。
顾家生现在感觉自己就像个被盯上的“重点发展对象”,每次谈话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,既要维持风度,又不能被绕进去,心力交瘁程度堪比指挥一场战斗。
于是,这位第五军的军长,很快陷入了与“城里姑爷”高度重合的状态:
他开始背着手,在巴掌大的小院里一圈圈踱步,目光放空,宛如村口晒太阳的老汉。
有时会站在院门口,看八路军战士们操练、百姓劳作,一看就是小半天,这当然不是他对此多么感兴趣,纯粹是没事干,闲的。
他甚至开始研究起地图,将晋西北的山川河流都快看烂了,心里盘算的却不是敌情,而是“这鬼地方什么时候能脱身”。
顾小六偶尔会看到他家四少爷抬着手指,对着天空无声地数白云……
“四少爷,要不……咱出去走走?”
顾小六试探着问。
“走?往哪儿走?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