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王勃向张柬之告别,离开了文林馆,这座学馆除了给支教的夫子讲课,也给蒙学的孩子们讲课。 文林馆不在长安城内,占地两百亩的学馆平日里往来学子也不少,因此蓝田县外的街道很热闹,这里时常有小贩在这里叫卖。 茶叶蛋依旧是昂贵的,只是没有以前那么贵了。 王勃走在热闹的街道上,用二十钱买了一颗茶叶蛋。 换作以往动辄四五十钱的茶叶蛋,二十钱一颗的确已很便宜了。 如今的茶叶依旧佷贵,而且鸡蛋也都是散养的,以前京兆府也不会是没有想过让关中的人多养一些鸡。 但这件事好几次都闹得无疾而终,到了如今京兆府也不再计较了。 说来也是,放眼整个关中有数百万的人口,需要多少鸡蛋才能满足关中。 王勃又在一处书贩的摊子前停下脚步,拿起了其中的一卷书翻看着。 书贩子笑道:“这是葱岭的故事,是崇文馆的学子们编写的。” 这卷书的名字就叫葱岭的故事,是崇文馆让上百个学子,通过卫府老兵们的口述所编写的故事。 其中还有关于当年的天山战争。 见王勃看得入神,书贩子又道:“客人可知崇文馆编写这卷书时,那些夫子对学子们说的是什么吗?” 书贩子自顾自说道:“崇文馆的夫子们都说,人们的故事就应该是人们来写,大唐的子民们写出来的故事,是给大唐的子民来看的。” “突厥人,西域人,吐蕃人都是大唐的子民。” 那个书贩子越说越激动,他朗声道:“现在的南诏与吐蕃都是大唐的疆域,当今陛下说了,要帮南诏子民报仇,派出了将军带着南诏子民去攻打骠国。” 王勃付了五钱买下了这卷书,茶叶蛋还是一如既往地贵,但书籍的价格越来越便宜了。 从一页页纸张上的字迹可以看出,这些字都是印出来的,现在的关中作坊都是用了一种新方法印书,这就让书籍的价格变得更加廉价。 王勃看着书一路走着,从纸张的质地上来看,应该是回收旧纸做出来的纸张。 宣纸依旧是昂贵的,多数人都选择廉价的回收纸。 用回收纸做出来的纸张是深褐色的,却是很好用的。 唐人的事迹要让唐人来写,这句话让王勃很触动,多少年了,以前的人们常说进士摧第,娶五姓女,修国史作为士人们的三大理想。 而现在所谓五姓都已成了过往,而修国史虽说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,可这种写事迹的行为,是不是只要崇文馆允许,每个人都能够书写? 以前当纸张越来越廉价的时候人们就觉得书籍会越来越多。 现在崇文馆的主张下,如果能够著书的人越来越多,书籍会更多。 而什么样的书能够刊印,也全由崇文馆说了算。 王勃孤身一人站在长安城下,皇帝依旧是大权在握的。 以前谁要著书,非名士大儒不可。 而现在,崇文馆给了更多人著书的权利,并且这个权利落在崇文馆。 朝野皆知,崇文馆会如何全由当今皇帝说了算,集权的皇帝将这些权力都握在了手中。 回到长安城,王勃与杨炯一起暂居在骆宾王的家中。 骆宾王的老师是御史李义府,因此几个少年人也就客居在了李义府的府中。 这是朝中给李义府安排的住处,可李义府常常奔波在外,很少回来住 寒冬结束之后,就要迎来今年的科举。 今年的科举再一次迎来了盛况,让长安城再一次变得拥挤。 不出意外,当入夏揭榜之后,王勃很顺利地及第,与王勃同年,却能考取进士的人,叫作李峤 当李峤的文章与策论被张贴在朱雀门供人们查阅,王勃这才觉得人外有人,对方的才学了得。 也正是现在的大唐才俊太多了,王勃原本对自己的才学是颇有自信的,可总会出现几个不世出的奇才。 今年玄奘又一次来到了长安城。 这一次,玄奘得到了皇帝的召见。 曲江池边,黄昏映照着曲江池,将西边的天空照得一片通红。 玄奘行礼道:“陛下,看起来还是如当年一样,丝毫看不到岁月的痕迹。” 李承乾站在曲江池边,颔首道:“我们都是一样的人,先前孩子也拔了我的三五根白发。” 换作平时,玄奘应该会在这个时候念一声佛号的。 可现在他依旧这么站着。 第(1/3)页